淡竹叶(拉丁学名:Lophatherum gracile)为禾本科,淡竹叶属多年生草本植物,根状茎。须根中部可膨大为纺缍形肉质块根,黄白色。叶披针形,圆锥花序;颖果椭圆形。生于山坡林下阴湿处。分布于长江以南各省区。
根药用,有清凉,解热、利尿及催产之效;主治:胸中疾热、咳逆上气、吐血、热毒风、止消渴、压丹石毒、消痰、治热狂烦闷、中风失音不语、痛头风、止惊悸、瘟疫迷闷、杀小虫、除热缓脾。又可作牧草。
主要价值
其性味甘淡,能清心、利尿、祛烦躁,对于牙龈肿痛、口腔炎等有良好的疗效,民间多用其茎叶制作夏日消暑的凉茶饮用。
功能主治
具有清热除烦,利尿通淋的功效十主治热病烦渴,口舌生疮,牙龈肿痛,小儿惊啼,肺热咳嗽,胃热呕哕,小便赤涩淋浊。
⑴《纲目》:去烦热,利小便,除烦止渴,小儿痘毒,外症恶毒。⑵《生草药性备要》:消痰止渴,除上焦火,明眼目,利小便,治白浊,退热,散痔疮毒。⑶《握灵本草》:去胃热。⑷《本草再新》:清心火,利小便,除烦止渴,小儿痘毒,外症恶毒。⑷《草木便方》:消痰,止渴。治烦热,咳喘,吐血,呕哕,小儿惊痫。⑹《分类草药性》:治咳嗽气喘,眼痛。⑺《现代实用中药》:清凉解热,利尿。治热病口渴,小便涩痛,烦热不寐,牙龈肿痛,口腔炎。
淡竹叶作为一个中药,它的性味是甘、淡、寒的,归经主要归在心经、肺经、胃经、膀胱经。功效主要是清热泻火、除烦利尿。
一、清心除烦淡竹叶性甘寒、入心经能够清心火以除烦、入胃经能泄胃火以止渴。用于治疗热病伤津,心烦口渴等症状。
二、清心利尿淡竹叶性寒,能够清心降火,甘淡能渗湿利尿。可以用于治疗心火上炎之口舌生疮,或心火下移小肠之小便短赤涩痛;临床应用证明,淡竹叶的利尿作用较弱,但能明显增加尿中氯化钠的含量。正常人试以本品10g煎服,能增加尿中氯化物的排泄量。其利尿作用较木通、猪苓为弱,但其增加尿中氯化物量的排泄则比猪苓强。
三、抑菌淡竹叶具有一定的抗菌作用。用淡竹叶水煎剂体外试验对金黄色葡萄球菌、溶血性链球菌有抑制作用。
四、解热用15%酵母混悬液皮下注射引起大鼠人工发热,用淡竹叶水浸膏灌胃有解热作用.对用大肠杆菌皮下注射引起的猫和家兔发热,淡竹叶亦有解热作用,每2g/kg淡竹叶的解热效价相当于33mg/kg非那西汀(phenacetin)的0.83倍。
五、抗自由基淡竹叶提取物是近年来新开发的一种生物黄酮类保健营养素,具有优良的抗自由基能力和确凿的类sod活性。对亚硝化反应的阻断能力可与vc相媲美。六、抗衰老竹叶中还含有丰富的叶绿素,研究表明,叶绿素是许多蔬菜抗诱变作用的重要成分,有抗肿瘤防癌变功效,因叶绿素具有较强的抗氧化功能,这对预防心血管病和防衰老有积极作用。